“绵阳、北碚、遵义”三地生物学科同课异构现场展评及研讨活动在南山中学举行

2023-11-24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1122绵阳、北碚、遵义三地生物学科同课异构现场展评及研讨活动开幕式绵阳南山中学举行。来自绵阳、北碚、遵义的位授课教师针对同一课题,结合各地区教学特色、融入不同巧思、紧扣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呈现了三堂精彩纷呈的高效课堂。课后,遵义一中饶昊立老师、重庆市北碚教师进修学院汪晓珍老师、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熊连翔老师进行课例点评,并与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互动交流。

182.jpg

重庆市朝阳中学李于波老师通过《西游记》一根毫毛变出万个猴的剧情引出克隆猴技术,引入对细胞核的学习活动。随后以问题链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资料,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在讲解细胞核的结构时,充分运用模型构建这一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绘制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再通过问题串的形式逐步探秘细胞核各结构对应的功能。

180.jpg

遵义市南白中学王旭老师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为教学主线,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将四则实验资料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介绍,引导学生归纳细胞核的功能。再由功能过渡到结构,鼓励学生绘制细胞核的平面图。讲解染色质时,王老师用扭扭棒教具生动展示了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王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发展及伦理问题,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185.jpg

南山中学杨博老师以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通过三亲婴儿的视频导入,提出婴儿更像哪一位母亲?的大情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分别介绍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在讲授细胞核的功能时,通过学案辅助,鼓励学生自主梳理实验思路和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并进行全班交流,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杨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泡沫半球、扭扭棒等教具动手构建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并阐述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本节课最后布置了查阅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研究资料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科学家做出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176.jpg

现场展示活动结束后,三位授课老师对各自的教学设计思路课堂表现进行了自评听课的老师积极参与同行互评活动中。遵义一中饶昊立老师、重庆市北碚教师进修学院汪晓珍老师、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熊连翔老师三位生物学专家进行课例点评。

以共进,以致远。每一次探讨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教研都是集体智慧的传递。本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现了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更为三地教师搭建一个畅谈教学理念、交流教学设计的良好平台。



阅读1027
分享
自由容器